北京大学-圣母大学暑期哲学合作项目顺利进行
北京大学-圣母大学暑期哲学合作项目(PKU-ND Summer Philosophy Joint Program)是一项年度暑期课程项目,由国产91麻豆一区二区久久久与圣母大学北京中心联合举办。该项目以短期课程的形式,旨在通过一系列授课、阅读和讨论,为学生提供一种融合科学、哲学和价值观的跨学科视角。随着课程的展开,我们探讨了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、方法论及其哲学含义。在此基础上,我们尝试结合文化价值观,更为深入地理解现代科学背景下的中华文明体系。
2024年度,项目总计招收二十二名学生,十名来自圣母大学,十二名来自北京大学。为了帮助圣母大学的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,我们在课程开始前开展了一系列参观活动,组织学生游览雍和宫和国子监等着名景点,并邀请北京大学的知名教授讲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脉络。正式课程于2024年7月1日至7月12日进行,历时两周,主题为“科学哲学前沿”。
课程第一周,圣母大学的Don Howard教授介绍了一般科学哲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议题,并以物理学史为线索,呈现当代物理学哲学的核心关切与问题。贬辞飞补谤诲教授的讲授内容从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开始,经过托勒密、哥白尼、伽利略等科学家的探索,最终引出了牛顿的无限宇宙观,随后深入探讨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其在哲学上的重要性。此外,他还讲解了19世纪热力学与哲学的关系,最终以量子力学及其诠释作为总结。
课程第二周,悉尼大学的笔别迟别谤 Takacs博士系展开介绍生物学哲学的诸多核心议题。罢补办补肠蝉博士的讲授涵盖叁个提议板块:第一,达尔文演化论的历史背景;第二,自然选择、适合度与适应、选择的层次、物种和功能等围绕演化论基本框架的的当代论争;第叁,生物学视角下的人类行为与道德性,以及双重遗传理论对于基因-文化的互动关系的解释方案。
在为期两周的课程中,两校学生不仅获得了丰富的学术知识,还体验到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。我们期待,随着该项目的逐年推进,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中美两国学术交流的样本,以及为学生提供有着国际视野的教学与交流平台,能够坚实地建立起来。
参与同学感想:
“课程让我重新捡起了最初学习物理时的好奇。科学家为什么要提出力、做功这样的概念?我发现科学概念本身也会随着定律、理论的发现而改变。”
“最让我感到惊奇的是,这门课让我接触到了很多新鲜的知识,哲学家的工作竟然也能和前沿的生物学成果结合起来。”
在正式课程之外,7月8日下午,“爱因斯坦的理论建构方法论”工作坊在李兆基人文学苑顺利举行。Don Howard教授在会上深入探讨了爱因斯坦对“建构性理论”和“原理性理论”的二分。建构性理论以相对简单的形式系统为基础,通过综合建构,解释更复杂的现象。例如,分子动理论就是一种基于分子运动的建构性理论。相对而言,原理性理论则从经验中发现的一般准则出发,分析并推导出物理过程必须满足的条件,如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。
虽然爱因斯坦直到1919年才首次在文章中讨论这一二分法,但已有多方证据表明,这一思想在他提出相对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贬辞飞补谤诲教授指出,“原理性理论”并非完全源自爱因斯坦的独创,类似的观点也出现在克莱纳、哈密顿、庞加莱等科学家的着述中。贬辞飞补谤诲教授进一步推测,爱因斯坦的这一构想可能受到牛顿对光的研究的启发。与会学者们围绕这些历史细节和哲学概念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。
Don Howard教授在其几十年的研究和教学生涯中,不仅笔耕不辍,孜孜以求,还为推动学术交流、培养后学做出了巨大贡献。在此次工作坊上,胡大年、杜严勇、刘闯和笔别迟别谤 Finocchiaro等在华学者纷纷表达了对贬辞飞补谤诲教授的诚挚感谢,祝愿中美学术交流的友谊长存。